以下內容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詳情以3月20日中考研討會精神為準。
(一)與2018年比保持穩定
1.考試形式不變
2.試卷結構不變
(1)內容比例不變:
中國古代歷史 約30%
中國近現代歷史 約35%
世界歷史 約25%
重慶歷史 約10%
(2)題型及分數比例、題量不變:
單項選擇題 約30%
判斷題 約10%
填圖題 約10%
材料分析題 約25%
簡答題 約25%
3.能力要求基本不變
4.考試內容所涉課數不變
以全市絕大多數區縣使用的課標川教版歷史為例,與2018年相同,均為45課。
(二)與2018年比有所調整
1.內容范圍變化
課標川教版教科書
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5、9、10課,第三單元第11、13、16課,第四單元第20課。
七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2、3課,第六單元第10、11、12課,第七單元第16、20、22課。
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1、2課,第二單元第5課,第三單元第7課,第五單元第11課,第六單元第13課,第七單元第15-19課。
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1、2課,第三單元第6-8課、第12課。
九年級下冊:世界近代史第五單元第4-5課,世界現代史第一單元第8、9課,第二單元第10課,第三單元第13-15課,第四單元第16-19課,第五單元第20課。
課標人教版教科書
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5、8課,第三單元第9、11、12、15課,第四單元第20課。
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2、3課,第二單元第10-13課,第三單元第16、18、21課。
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1、2課,第二單元5、7課,第四單元第13、14課,第五單元第16課,第六單元第18-22課。
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1-3課,第三單元第7-11課。
九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5、6課,第三單元第8-10課,第四單元第13-15課,第五單元第16-19課,第六單元第20、21課。
以上教科書中的活動課內容,打*號和小字部分的內容,不列入考試范圍,人教版的“相關史事”“人物掃描”不列入考試范圍。
中國古代史突出國家統一、強盛和優秀傳統文化兩大主線。
中國近現代史突出近代以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三大里程碑:建立中國共產黨、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推進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五四運動以來我國發生的三大歷史性事件,是近代以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三大里程碑。
世界近現代史突出20世紀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競爭與共存。
《重慶歷史》考試內容基本與國家教材有關考試內容配套??梢允褂?016年7月和2017年7月出版的兩個版本。
(二)與2018年比有所調整
2.基本要求變化
更完整地表述了考查基本的、重要的歷史技能。原來只突出了正確識讀和運用歷史地圖,能夠初步閱讀、理解、歸納基本的歷史材料?,F在調整為正確計算歷史年代、識讀和運用歷史地圖和圖表、查找和搜集歷史信息、初步閱讀、理解、歸納基本的歷史材料、運用材料具體分析歷史問題等。
更完整地表述了考查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家國情懷”。增加了了解“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知道中國自古以來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內容。
提高了能力要求。增加了“具有古今貫通和中外關聯的意識,初步學會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對歷史和社會進行全面的認識”的內容。
后期教學建議
(一)關注教學與考試的育人功能,把握教學的靈魂。
課標要求:
唯物史觀: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國家要求:
一點:立德樹人
四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法治教育;創新教育(獨立發現問題、自主解決問題)。
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教育
國家主權、海洋主權、國家安全教育
優秀歷史人物的嘉言懿行
世界意識(尊重、開放、包容、汲?。?/div>
后期教學建議
(二)以課標和考試說明為依托,搞好兩輪復習工作。
一輪復習:課+單元,重基礎
基礎知識、歷史常識(歷史要素、歷史概念、歷史線索、歷史結論、階段特征等)。
基本的歷史技能(正確計算歷史年代、識讀和運用信息、初步閱讀、理解、歸納基本的歷史材料、運用材料具體分析歷史問題等)。
基本方法(唯物史觀、時空觀念、論從史出、階段分析、歸納、演繹、系統思維等)。
二輪復習:以主題立意,重綜合(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對歷史和社會進行全面的認識)。
不同領域的綜合,中外的綜合(關聯意識)。
古今的綜合(貫通意識)。
方法與能力的綜合。
后期教學建議
(三)豐富教學方式,重視對知識的運用。
史料教學;情景教學;問題教學;講練結合。
(四)狠抓答題規范,不隨意丟分。
弄清題目的要求,審好題(審時空、審中心內容、審答題內容、審答題方式、審邏輯)。
段落花、序號化、要點化。
防止錯別字。
重慶市2019年中考歷史要求和說明
一、考試命題范圍:(2011版課標川教版教材,小字部分內容不列入考試命題范圍)
(一)中國古代史部分:1,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 第5課《青銅冶煉技術和甲骨文》、第9課 《春秋時期著名思想家》、第10課 《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第三單元 第11課 《秦朝的統一》、第13課 《西漢的興盛》、第16課《秦漢時期的文化》;第四單元 第20課《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科技和書法》。2,七年級下冊:第五單元 第2課 《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第3課 《盛唐的社會景象》;第六單元 第10課《元朝的統一》、第11課 《宋元時期的城市生活》、第12課《領先世界的科學技術》;第七單元 第16課《明朝的科技巨著》、第20課《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第22課《清朝的文學與藝術》。3,中國古代史七年級考試內容約占30%,15分,一共考試要求15課。
(二)中國近現代史部分:1, 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 第1課 《鴉片戰爭》、第2課《第二次鴉片戰爭》;第二單元 第5課《甲午中日戰爭》;第三單元 第7課《義和團抗擊八國聯軍》;第五單元 第11課《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第六單元 第13課《井岡山革命道路的開辟》;第七單元 第15課《九一八事變和西安事變》、第16課 《全民族抗戰的開始》、第17課《正面戰場的抗戰》、第18課《敵后戰場的抗戰》、第19課《抗日戰爭的勝利》。2,八年級下冊: 第一單元 第1課《中國人站起來了》、第2課《新中國政權的鞏固》;第三單元 第6課 《偉大的歷史轉折》、第7課 《改革開放的起步》、第8課《改革開放的全面展開》、第12課《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定前行》。3,中國近現代史八年級考試內容約占35%,17-18分,一共考試要求17課。
(三)世界近現代史部分:1,九年級下冊:世界近代史 第五單元 第4課《第二次工業革命》、第5課《工業化國家的社會巨變》;世界現代史 第一單元 第8課《第一次世界大戰》、第9課 《偉大的十月革命》;第二單元 第10課《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第三單元 第13課《經濟危機下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第14課《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全面爆發》、第15課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第四單元 第16課《美蘇“冷戰”對峙局面的形成》、第17課《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變化》、第18課《社會主義的發展與挫折》、第19課《亞非拉國家的獨立與捍衛國家主權的斗爭》;第五單元 第20課《新的國際組織與世界多極化發展趨勢》。2,世界近現代史九年級考試內容約占25%,12-13分,一共考試要求13課。
(四)重慶歷史部分:1,重慶歷史上冊:第三章第二節《秦漢時代巴郡的經濟文化》;第四章第五節《唐代著名詩人在重慶地區的吟詠》;第五章第三節《兩宋時期重慶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第七章第六節《明清時期重慶地區的文化教育》。2,重慶歷史下冊:第五章《全民族抗戰時期的重慶》、第六章《人民解放戰爭時期的重慶》。3,重慶歷史考試內容約占10%,5分,一共考試要求6章部分內容。
(五)歷史地圖要求:1,上述考試內容相關的歷史地圖內容。2,與考試內容相關的《中國歷史地圖冊》和《世界歷史地圖冊》。
二、考試命題結構:
(一)考試內容比例:1,中國古代史七年級上、下冊約占30%,15分,一共15課。2,中國近現代史八年級上、下冊約占35%,17-18分,一共17課。3,世界近現代史九年級下冊約占25%,12-13分,一共13課。4,重慶歷史上、下冊約占10%,5分,一共6章。
(二)考試題型及分數比例:1,單項選擇題約占30%,15分,1分1題,一共15題。2,判斷題約占10%,5分,1分1題,一共5題。3,填圖題約占10%,5分,2題(2+3分)。4,材料分析題約占25%,12-13分,2題(6+6或者7+6)。5,簡答題約占25%,12-13分,2題(6+6或者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