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學習主題 史前時期的人類
第1課 人類的形成與文明的曙光
1、 人類的直系祖先:是生活在非洲的南方古猿。在距今二三百萬年前,古猿進化成“完全形成的人”,稱為“猿人”。晚期智人的化石在亞、非、歐洲均有發現。亞洲有中國的山頂洞人,非洲有阿爾及利亞的阿爾法盧人,歐洲有法國的克羅馬農人。
2、 在從猿到人的轉變中,勞動起了決定性作用。三大人種,即黃種人、白種人、黑種人。
3、 父系氏族后期,由于私有財產和階級的產生,氏族開始瓦解,人類由原始社會進入奴隸社會,從野蠻走向文明,國家也隨之產生。埃及、兩河流域、中國、印度和希臘的克里特是世界上最早進入文明時期的國家和地區。
第二學習主題 古代亞非文明
第2課 上古亞非文明
一、神奇的金字塔:
埃及地處非洲北部,尼羅河流經全境。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80余座金字塔至今仍屹立在尼羅河下游的吉薩一帶。胡夫金字塔是最大的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標志。
二、漢謨拉比法典(由漢謨拉比制定)
1、古代西亞的兩河(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是上古文明的搖籃之一。公元前19世紀,古巴比倫王國興起。前18世紀,漢謨拉比統一兩河流域,建立了強大的中央集權制國家。
2、《漢謨拉比法典》:
A、目的:為維護統一王國的統治和奴隸制社會秩序。
B、內容:(a)法典由序言、正文和結語三部分構成;
(b)序言和結語宣揚王權神授,詛咒不服從法律的人;
(c)正文共282條,內容涉及訴訟、財產、債務、奴隸、婚姻、賠償等方面的法律規定,比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倫王國的社會面貌。
C、意義: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是留給世界文明的重要遺產。
三、古代印度種姓制度
1、 印度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發祥地之一,主要有印度河和恒河。
2、種姓制度:古代印度實行嚴格的等級制度,歷史上叫做種姓制度。它把居民從高到低分成四個等級: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
第一等級婆羅門:掌管宗教祭祀,享有崇高地位;
第二等級剎帝利:充當武士,掌管軍、政大權;
第三等級吠舍:是一般平民,以農、牧、工、商為職業,多數人無政治權利;
第四等級首陀羅: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和淪落的雅利安人,主要從事低賤的職業。
影響:種姓之間界限森嚴,低級種姓不允許從事高級種姓的職業,不同種姓之間的男女不能通婚。種姓等級界限表現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嚴重地阻礙了古代印度社會的發展。
第3課 中古日本與阿拉伯國家
一、大化改新
時間:646年。(中大兄皇子、高向玄理擁立孝德天皇,改年號為“大化”,效仿中國隋唐的封建制度實行改革,史稱“大化改新”。)
內容:廢除貴族對土地和部民的私有制,改由國家管理;
仿照唐朝均田制和租庸調制,頒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調制;
實行中央集權,廢除世襲制度,中央和地方設置官僚機構進行治理。
意義: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隸社會過渡到封建社會。
大化改新后,日本用漢字的偏旁、部首和草書創造出標音字母——假名,形成漢字、假名并用的獨特日本文字體系。
二、阿拉伯的興起
622年,穆罕默德出走麥地那,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國家。穆罕默德既是伊斯蘭教的宗教領袖,也是政府首腦和軍事統帥。
630年,打回麥加,把麥加定為伊斯蘭教的圣地,并把克爾白神廟改為伊斯蘭教清真寺。
632年穆罕默德去世時,阿拉伯半島的統一大體完成。
第三主題 古代歐洲文明
第4課 古代希臘
一、古希臘的繁榮
1、 古代希臘包括希臘半島、愛琴海諸島、小亞細亞西部海岸和意大利南部地區。
2、 公元前2000年左右,克里特文明出現,前1500年左右,邁錫尼文明出現。克里特和邁錫尼的古老文明被稱為愛琴文明。愛琴文明是希臘歷史的開始,古希臘是西方文明的發源地。
3、 前8世紀至前6世紀,希臘地區興起了眾多奴隸制城邦,其中以斯巴達和雅典最為著名。
4、 公元前5世紀,希臘進入經濟、政治和文化全面繁榮的時期,奴隸制充分發展起來。奴隸成了社會的主要生產者。雅典工商貿易興盛,是當時地中海地區最大的商貿中心,是最繁榮的城邦,被稱為“全希臘的學?!?/U>。
二、 雅典民主政治
1、 梭倫改革:公元前594年進行,建立了民主政治。
2、 伯里克利改革:
城邦政治更加民主化。表現:①民主政治時期的雅典沒有國王,公民大會、五百人會議和陪審法庭是掌握國家權力的最重要的機構。②公民直接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國家各級官職向公民開放,通過選舉產生。③由全體公民組成的公民大會是雅典國家的最高決策機構。
民主性:①雅典基本上實現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②公民左右著國家政權,
③民主政治達到了頂峰。
局限性:①這種民主是建立在奴隸主對奴隸專政基礎之上的,②奴隸和婦女沒有政治權利,③真正享有民主權利的只是擁有公民權的少數雅典人。
第5課 古代羅馬
一、羅馬共和國
1、古羅馬國家是由位于意大利臺伯河畔的羅馬城發展而來。公元前510年,羅馬建立奴隸制共和國。布匿戰爭:羅馬與北非強國迦太基進行了長達100多年的爭霸戰爭,羅馬最終戰勝了迦太基。公元前2世紀末,羅馬取得地中海的霸權,成為強大的奴隸制國家。
2、 羅馬共和國時期,制定了共和制法律,完善了共和制機構,公民享有參與政治活動的權利。國家沒有國王或皇帝,最重要的機構是元老院,最高的官職是執政官。羅馬共和國的政權主要掌握在貴族奴隸主手中。(羅馬共和國時期奴隸制盛行。奴隸被視為“會說話的工具”,沒有人身權利。有些奴隸被訓練成角斗士。)
3、 羅馬共和國后期,聲勢浩大的斯巴達克起義震撼了羅馬的統治。公元前45年,愷撒奪得羅馬最高權力成為獨裁者,羅馬共和國名存實亡。
第6課 中古時代的歐洲
一、封建等級制度
1、 5世紀末,日耳曼人興起了,一個個日耳曼國家在西羅馬帝國的廢墟上建立起來,西歐進入了封建社會。
2、 西歐封建制度的核心是封建等級制度。公元8世紀初,法蘭克王國的宮相查理·馬特推行采邑制,實行土地分封。國王將土地分封給臣下,臣下又將分得的土地分封給自己的下屬,下屬又將土地再分封。經過層層分封,形成了國王、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和騎士等不同爵位的封建主等級。各封建主之間以主臣關系依次隸從,構成一座封建等級金字塔。塔的最底層是農奴。大大小小封建主占有土地,形成封建莊園。
二、教會的統治
1、 丕平獻土:756年,法蘭克國王矮子丕平為報答教皇對他的支持,把用武力奪取的意大利中部一片領土獻給教皇,形成了羅馬教皇國,史稱“丕平獻土”。
2、 教會統治的時代稱為“黑暗時代”,原因:
政治上:羅馬教皇被視為上帝在人間的最高代表,有權廢立國王,地位至高無上。
經濟上:教會是西歐最大的封建主,占有西歐三分一以上的土地,不但剝削領地上的農民,還要向全體居民征收什一稅。
思想文化上:教會是西歐最頑固的封建精神堡壘,壟斷教育,宣揚《圣經》是一切知識的頂峰,反對學習基督教神學以外的知識,禁絕希臘羅馬古典文化。
教會的統治,嚴重影響了西歐社會的進步,所以歷史上把教會統治的時代稱為“黑暗時代”。
三、西歐城市的興起:
1.時間:11世紀前后。城市為獲得自治權,不斷進行反對封建主的斗爭。瑯城起義是城市反封建主斗爭的典型。
2.意大利的威尼斯、熱那亞、佛羅倫薩,法國的巴黎、馬賽,英國的倫敦等,都是當時西歐興起的著名工商業城市。城市的興起對瓦解西歐封建制度和孕育近現代文明起著重要作用。
四、拜占廷帝國的敗落
1、 拜占廷帝國就是東羅馬帝國,因其首
2、 拜占廷帝國繼承古希臘羅馬文明,5世紀至6世紀初時一度出現繁榮景象。君士坦丁堡因繁華富麗而被西歐人視為天堂。
3、 6世紀上半葉,皇帝查士丁尼為恢復昔日的羅馬帝國而頻繁用兵,導致民窮財盡。
4、 1453年,奧斯曼土耳其攻陷君士坦丁堡,滅掉了延續千年的古老帝國。
第四學習主題 古代文明的交融
第7課 古代東方與西方的戰爭
一、希波戰爭與亞歷山大東征
1、 希波戰爭:公元前492年,波斯入侵希臘,以雅典和斯巴達為首的希臘城邦奮起抗敵,希臘與波斯的戰爭爆發,史稱“希波戰爭”。希波戰爭延續了近半個世紀,希臘以小勝大,以弱勝強,最后戰敗了波斯。
2、 亞歷山大東征:為奪取東方的土地和財富,公元前334年,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率軍東侵波斯。次年,在伊蘇斯之戰擊敗波斯皇帝親率的波斯主力軍,取得了決定性勝利。經過十年的征戰,亞歷山大奪取了埃及和亞洲的大片土地,滅掉了波斯帝國,建立了橫跨歐、亞、非三洲的亞歷山大帝國。亞歷山大東侵給東方造成了巨大的災難。
二、羅馬對地中海地區的征服
1、 公元前301年,亞歷山大帝國分裂。在地中海東部形成馬其頓王國、塞琉古王國、托勒密王國等國家。
2、 公元前3世紀末,羅馬發動了征服地中海東部的戰爭。經過近一個世紀,馬其頓王國、希臘、塞琉古王國先后被征服。公元前30年,埃及托勒密王國最后被屋大維所滅。此后,這一地區出現了兩個世紀的和平與繁榮(1-2世紀)。
第8課 古代東西方文明的交流
一、馬可·波羅東游
1、 馬可·波羅:是東西方文化交流史上杰出的代表之一。
2、 馬可·波羅,意大利著名的旅行家。1271年,沿絲綢之路東行,經三年多來到中國。在中國,他掌握了蒙古語和漢語;被委以官職;他僑居中國17年,除在京城任職外,還受皇帝之命巡游外省和出使緬甸、南洋,足跡遍及中國許多地方和亞洲一些國家?;貒?,口授了《馬可·波羅游記》,此書對西方人了解東方起了重要作用。
二、阿拉伯數字的西傳
1.阿拉伯數字是東方文明的重大成果,其西傳到歐洲是東西方文明交流史上突出的例證。
2.古印度的數學成就:古印度人創造發明了0至9十個數字符號,稱為數碼;他們使用了較為完備的十進位計算法。
3.約12世紀,印度的這套數碼經阿拉伯人傳入歐洲,被誤稱為“阿拉伯數字”。此后,十個數碼在世界各國流行,成為通用的數學符號。
第五學習主題 古代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
第9課 古代的文字與文學
一、象形文字與楔形文字
1、 象形文字:古代埃及人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發明。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由表示人物、走獸、禽鳥及各種器物的象形符號構成。
書寫材料:紙草?;蜚懣淘谑?、石柱、木頭上。
2、 楔形文字:古代兩河流域居民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發明。他們把簡化了的圖畫文字用蘆稈或木棍刻在黏土做成的泥版上記事。因每個字刻出的筆畫一頭粗一頭細,形狀像楔子一樣,所以叫楔形文字。前2000年開始成為西亞地區的通用文字。
二、荷馬史詩與《俄狄浦斯王》
1、荷馬史詩相傳是古希臘肓詩人荷馬所作,包括《伊利亞特》和《奧德賽》,是描寫有關特洛伊戰爭的長篇敘事詩。荷馬史詩反映了前11世紀—前9世紀希臘的社會生活面貌,人物形象生動,語言簡練樸實,是歐洲第一部優秀文學作品,也是不朽的世界文學名著。
2、《伊利亞特》描寫的是特洛伊戰爭中希臘人與特洛伊人之間驚心動魄的戰斗?!秺W德賽》描寫的是希臘英雄海上歷險的故事。
3、公元前5世紀,希臘戲劇非常繁榮。歌頌英雄主義是希臘戲劇鮮明的主題。悲劇作家索??死账?/U>的《俄狄浦斯王》是希臘悲劇的典范。
三、《一千零一夜》:
《一千零一夜》是小說,又名《天方夜譚》,是阿拉伯文學的代表作品。作品中有大量童話、寓言、歷險、愛情、歷史等傳奇故事,反映了阿拉伯帝國境內各族人民以及東方古國的風土人情和社會面貌;作品歌頌勞動人民純樸善良的品質,揭露封建社會黑暗不平的現實;各種故事優美有趣,引人入勝?!兑磺Я阋灰埂分两袢栽谑澜绺鲊鴱V泛流傳,被視為世界文學的瑰寶。
第10課 古代科學技術與造型藝術
一、阿基米得與歐幾里得:
1、阿基米得:是古希臘杰出的科學家。精通哲學、數學、物理和天文等科學知識。成就:
數學方面——他在世界上第一次提出圓周率的科學計算方法和物體表面積及體積的計算方法。物理學方面——提出了杠桿原理和“阿基米得定律”,奠定了機械力學和流體靜力學的基礎。
阿基米得的卓越貢獻,使他成為世界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
2、歐幾里得:是古希臘著名的數學家,著有《幾何原本》一書。
二、古希臘雕塑:代表作品:《擲鐵餅者》、《米羅的維納斯》、《拉奧孔》。
三、巴黎圣母院與麥加清真寺
1、巴黎圣母院:是法國著名的天主教大教堂,位于巴黎塞納河畔,始建于12世紀中葉。巴黎圣母院是歐洲哥特式建筑和雕刻藝術的代表。
2、麥加清真寺:是阿拉伯建筑的典型代表。坐落在沙特阿拉伯的麥加城內。麥加清真寺是伊斯蘭教最神圣的寺廟,也是古代世界極具伊斯蘭教特點的建筑珍品。
第11課 古代宗教
1、公元前3世紀,阿育王統治時,佛教被宣布為國教,成為國王維護統治的工具。
2、佛教的傳播:公元前2世紀開始,佛教先后傳入中國、朝鮮、日本以及東南亞各國。
3、基督教的分裂:11世紀中葉,東西教會分裂,形成天主教和東正教兩大教派。
(基督教組織是教會)
4、基督教的傳播:先后傳入歐洲、非洲、美洲,成為最有影響的世界性宗教之一。
5、伊斯蘭教的信徒稱為穆斯林,穆斯林必須進行的最基本的宗教活動是“五功”。伊斯蘭教對維系阿拉伯民族的團結和促進阿拉伯國家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伊斯蘭教在后來在發展中出現多個教派,影響最大的有遜尼派和什葉派。
宗教名稱 |
時間 |
創建地點 |
創建者 |
基本教義 |
經典 |
佛教 |
公元前6世紀 |
古代印度 |
喬達摩·悉達多 |
宣揚因果報應,提倡禁欲修行,尋求自我解脫。反對婆羅門種姓的特權地位,主張“眾生平等”,破除種姓等級界限。 |
《三藏》 |
基督教 |
1世紀 前后 |
羅馬帝國境內的巴勒斯坦、小亞細亞地區 |
耶穌 |
上帝是世界萬物的創造者和主宰者,人生下來就是有罪的,人類深重的苦難和罪孽只有依靠上帝才能拯救。要人們虔誠地崇拜上帝,忍受現世苦難,以求死后靈魂升入天堂。 |
《圣經》 |
伊斯蘭教 |
7世紀 |
阿拉伯半島 |
穆罕默德 |
安拉是真主,是宇宙萬物的創造者和主宰,是全知全能的至高無上的神;遵循安拉善意行事的人靈魂就能升入天堂,反之,靈魂就會墜入地獄。 |
《古蘭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