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站不發布掃描、拍照、試題不完整的試卷。所發布的每一份中考真題都經過認真的編輯,保證質量。
[機密]
重慶市2012年初中畢業暨高中招生考試
歷 史 試 題
(開卷 本卷共五個大題,滿分50分,與思想品德學科共用90分鐘)
注意事項:
1.試題的答案書寫在答題卡(卷)上,不得在試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認真閱讀答題卡(卷)上的注意事項。
3.考試結束,由監考人員將試題和答題卡(卷)一并收回。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在備選答案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按答題卡(卷)的要求作答。
1.我國古代的偉大工程蘊含著中華民族文化與精神的底蘊。隋朝時修筑的促進南北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工程是
A.大運河 B.趙州橋 C.長城 D.故宮
2.科舉制在封建社會延續了一千多年,對我國歷史有著深遠的影響。下列對唐朝科舉制度的表述正確的是
①在隋朝的基礎上得到很大的發展 ②答卷的文體必須分為八個部分 ③進士科、明經科是重要的考試科目 ④解答內容須遵循《四書集注》的觀點,不能有自己的見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歷史人物總是與歷史事件相連,下列歷史人物與歷史事件搭配不正確的是
A.唐玄宗---將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
B.戚繼光---抗擊倭寇
C.順治帝---冊封五世達賴
D.康熙帝---抗擊沙俄
4.牌坊,形狀像牌樓的建筑物,舊時多用來表彰忠孝節義的人物。右圖的“獨釣中原”牌坊位于重慶
A.大足 B.潼南
C.萬州 D.合川
5. “今我朝罷丞相,設五府、六部……等衙門,分理天下庶務(政務)”。這里“罷丞相”的皇帝是
A.明太祖 B.明成祖 C.雍正帝 D.乾隆帝
6.以曹、劉矛盾為主線,出色描繪了當時大規模政治、軍事斗爭的長篇歷史小說是
A.《水滸傳》 B.《三國演義》 C.《西游記》 D.《紅樓夢》
7.19世紀70年代“抬棺出征”,指揮清軍收復新疆的愛國將領是
A.丁汝昌 B.鄧世昌
C.左宗棠 D.李鴻章
8.藝術家們常常將革命年代那些經典的場面形象地再現出來,以啟迪、激勵后人。仔細觀察右圖,其所示情景反映的是
A.南昌起義 B.陜北紅軍會師
C.西安事變 D.百團大戰
9.穿越時空到近代中國,去和英雄們一起創造歷史!假如你穿越到1927年,下列各項中有可能參與的是
A.秋收起義 B.井岡山會師 C.紅軍長征 D.盧溝橋自衛反擊戰
10.1945年,為了奪取抗戰的最后勝利和為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全國的的勝利奠定基礎,我黨特制定了政治路線。這一路線制定于
A.中共“一大” B.“八七會議 C.遵義會議 D.中共“七大”
11.抗戰時期,全國的對外貿易和金融中心是
A.上海 B.廣州 C.重慶 D.武漢
12.圖表法是梳理歷史知識的有效方法。下列表格內容反映的是
時間 | 開展地區 | 涉及人口 | 主要意義 |
1950~1952年冬 | 新解放區 | 3億多 | 消滅了封建剝削制度 |
A.抗美援朝 B.土地改革運動
C.西藏和平解放 D.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13.7世紀,穆罕默德順應阿拉伯社會的發展趨勢,創立政教合一的伊斯蘭教國家的地點是
A.亞歷山大 B.麥地那
C.麥加 D.大馬士革
14.文獻承載了豐富的歷史信息。下列規定出自《權利法案》這一文獻的是
A.不經議會同意,國王不能征稅
B.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

C.農奴有人身自由,地主不得買賣農奴
D.人人生而平等,都享有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權利
15.右圖反映了慘烈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中巷戰的場面。這次保衛戰的勝利
A.迫使戰場轉向德國本土
B.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
C.迫使德國法西斯投降
D.迫使日本法西斯投降
二、判斷題:每項1分,本大題共5分。
16.閱讀以下材料后判斷:
據記載,公元630年~894年,在大約兩個半世紀的時間里,日本共向唐朝派遣了十幾次遣唐使,隨行的還有眾多留學生和留學僧。
公元645年,日本孝德天皇重用唐朝歸來的留學生高向玄理、留學僧僧旻、靈云、惠云等人,依照中國唐朝的政治制度,在日本實行改革,史稱“大化改新”。經過大化改新之后,日本確立了以唐朝三省六部制和郡縣制為藍本的中央官制和國、郡、縣三級地方行政體系,以均田制為藍本的“班田收授法”,以“府兵制”為藍本的“防人制”軍事體制和以唐律為藍本的律令體系,形成了以天皇為核心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體制?! ?/span> ――《大國崛起》
以下結論是從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請在答題卡(卷)對應題號的括號內劃“√”;違背了以上材料所表達的意思,請在答題卡(卷)對應題號的括號內劃“╳”;是以上材料沒有涉及的,請在答題卡(卷)對應題號的括號內劃“○”。
(1)大化改新前,日本派遣了十幾次遣唐使到中國。
(2)鑒真東渡日本,傳播了唐朝的建筑、雕塑等技術。
(3)唐朝在中央實行三省六部制,在地方實行郡縣制。
(4)日本利用漢字的偏旁、部首和草書創造了自己獨特的文字體系。
(5)中國的先進文化促進了日本社會的發展。
三、填圖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17題3分,第18題2分,共5分。
17.清朝疆域遼闊,南海諸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觀察下圖,請將下列城市或地區的英文字母代號填入答題卡(卷)圖中對應的方框內。(3分)
A.清朝都城:
京師
B.南海
千里石塘
C.南海:
萬里長沙
18.觀察下圖,請將下列國家的英文字母代號填入答題卡(卷)圖中對應的方框內。(2分)
A.1812年的
法蘭西帝國
B.拿破侖遠征的
俄羅斯帝國
四、材料分析題:本大題2小題 ,第19題6分 ,第20題7分 ,共13分。
19.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ㄊ⑻疲╅_明的政治、繁榮的經濟、強大的國力,促成了文化的全面繁榮,同時也使詩歌創作進入一個黃金時期?!欠N追求進步的政治理想,為國家建功立業的英雄氣概……乃是盛唐時代精神的集中體現,也是盛唐詩歌的主流。
―――葉郎、費振剛、王天有主編《中國文化導讀》
材料二 大批文化人士及中央級文化團體、報刊移至重慶,重慶成為抗戰文化的中心?!箲饡r期的中國文化,在戰火中成長,民族化、大眾化、政治化的趨勢十分明顯,這是文化為抗戰服務的必然。
―――據張豈之《中國歷史·晚清民國卷》整編
材料三?。?span lang="EN-US">14、15世紀)新生的資產階級為了求得自身的發展……他們不得不借用古典文化來表達自己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乃噺团d時期產生的文學、藝術作品和其他著作,都鮮明地表現為創造現世的幸福而奮斗的樂觀進取的時代精神。
―――吳于廑、齊世榮主編《世界史·近代史編》
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指出唐朝詩歌創作進入黃金時期的時代背景。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唐朝哪位詩人被稱為“詩仙”?(2分)
(2)根據材料二,指出抗戰時期我國文化具有什么特點?1942年4月3日,由郭沫若編寫的哪一歷史劇在重慶成功首演?(2分)
(3)材料三表明,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學、藝術作品具有怎樣的時代精神?(1分)
(4)綜合以上材料,你認為文化與其所處的時代有什么關系?(1分)
20.閱讀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 1942年12月,中美關系發生了轉折性變化。美國開始正視中國戰場對于抗擊日本的巨大作用,迫切需要中國戰場牽制與消耗日本的戰斗力。12月23日,在重慶召開了中、美、英三國軍事代表會議,討論了有關對日作戰問題,并確定成立中國戰區,由蔣介石擔任總司令,成立三國代表組成的聯合作戰參謀部,由史迪威任中國戰區的參謀長。
——據張殿清《抗日戰爭時期的中美關系及啟示》整編
材料二 與美國關系正?;侵袊鴮嵭袑ν忾_放、邁向世界的關鍵性第一步。……中國實現對外開放與現代化戰略需要有良好的國際環境。……
如果說在(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只是發展中美關系的重要動力之一;到了90年代,改革開放則成了發展中美關系的最主要動力。……中國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為中國經濟融入世界經濟提供了制度保證。十四大后中美關系之間的貿易、投資、技術合作迅猛發展。 ——《當代世界:中國的改革開放與中美關系》
材料三 歷史表明,每當兩國對涉及對方核心和重大利益的問題處理得比較好,中美關系就比較順暢和穩定。反之則會麻煩不斷。我們希望美方始終恪守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精神,堅持一個中國政策,以實際行動反對“臺獨”,支持兩岸關系和平發展。
——
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指出中美關系發生轉折性變化的原因,并概括當時中美關系轉變的表現。(2分)
(2)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中美關系正?;加诤螘r?根據材料二,歸納中美關系與中國改革開放之間的內在聯系。(3分)
(3)根據材料三,指出在中美關系上中方的核心和重大利益問題是什么?(1分)
(4)綜合以上材料,你認為中美關系順利、穩定發展的前提是什么?(1分)
五、簡答題:本大題2小題,第21題6分,第22題6分,共12分。
21.有學者引用荀子的話說,人能“群”, “群”的原因在于“義”, “群”與“義”落實到具體就是以天下為己任,即中國傳統的愛國主義,中國人的擔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是有深厚文化根基的,不同時代有不同的表現。請回答:
(1)“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睉n心鴉片流毒中國,林則徐義無反顧、御敵銷煙。請簡述虎門銷煙的歷史意義。(2分)
(2)1919年5月,不再一心只讀圣賢書的北京學生掀起了五四愛國運動。引發了該運動的導火線是什么?6月初,哪個階級在斗爭中起了巨大作用,成為運動的主力?(2分)
(3)抗日戰爭時期中華民族同仇敵愾,涌現了一幕幕抗擊日寇的動人場面。在前線臺兒莊,指揮軍隊與日軍血戰的司令官是誰?在大后方重慶,民生輪船公司為抗戰運輸立下卓著功勛,它的創辦者是誰?(2分)
21.2011歲末,中國第一部海洋文化紀錄片《走向海洋》在中央電視臺多個頻道隆重推出,收視率節節攀升,今年又在全國多家電視臺重播。一道獨特而醒目的海洋文化景觀,激起國人對相關歷史的追溯。請回答:
(1)1405年,鄭和率領60(或大小200)余艘船只,載著2萬多人和大量物資下西洋。這向人們昭示了什么?(2分)
(2)“使人類活動的舞臺逐漸由大陸擴大到海洋,相對隔絕的歐、亞、非、美洲開始聯接成一個整體?!边@是對世界近代史上哪一重大事件的評價?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哪個國家首先開啟了蒸汽輪船航行的歷史?(2分)
航行的蒸汽輪船
重慶市2012年初中畢業暨高中招生考試
歷史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意見
一、選擇題:每小題分,共15分。
題號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答案 |
A |
B |
A |
D |
A |
B |
C |
A |
A |
D |
C |
B |
B |
A |
B |
二、判斷題:每項1分,本大題共5分。
16.(1)(×)(2)(○)(3)(√)(4)(○)(5)(√)
三、填圖題:第17題3分,第18題2分,共5分。
17.上框A;中框C;下框B。(3分,每空1分)
18.左框A;右框B。(2分,每空1分)
四、材料分析題:第19題6分,第20題分,共13分)
19.(1)背景:開明的政治、繁榮的經濟、強大的國力;(1分)詩人:李白。(1分)
(2)特點:民族化、大眾化、政治化;(1分)歷史?。骸肚?。(1分)
?。?span lang="EN-US">3)為創造現世的幸福而奮斗的樂觀進取精神。(1分)
(4)文化是時代精神的反映;文化反映時代特點和要求;文化為時代服務等。(任答1點給1分,但總分不超過1分;其他符合題意、言之成理的答案均可同等給分。)
20.(1)原因:迫切需要中國牽制與消耗日本的戰斗力;(1分)表現:協調作戰,合作抗日或結成反法西斯同盟。(1分)
(2)時間:1972年;(1分)聯系:中美關系正?;癁槲覈鴮嵭袑ν忾_放創造良好的國際環境;(1分)我國的改革開放推動了中美的不斷發展。(1分)
?。?span lang="EN-US">3)臺灣問題(1分)
?。?span lang="EN-US">4)相互尊重、支持、合作、互不干涉內政;中國發展壯大、立足于世界舞臺。(任答1點給1分,但總分不超過1分。其他符合題意、言之成理的答案均可同等給分。)
五、簡答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6分,共12分。
21.(1)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沉重打擊了英國侵略者,振奮了民族精神;(1分)顯示了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維護民族尊嚴的堅強意志。(1分)
(2)導火線:中國在巴黎和會上的外交失??;(1分)主力:工人階級。(1分)
?。?span lang="EN-US">3)司令長官:李宗仁(1分);創辦者:盧作孚。(1分)
22.(1)昭示:航海規模大,是航海壯舉,明朝國力強盛等。(任答1點給1分,但總分不超過1分;其他符合題意、言之成理的答案均可同等給分。)地方: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1分)
(2)事件:新航路的開辟;(1分)國家:美國。(1分)
(3)與世隔絕,嚴重阻礙了中外聯系;影響了中國吸收世界先進文化和科技;阻礙了中國經濟文化的發展;是中國近代社會落伍的重要原因之一。(每點1分,共2分。答出其中任意2點即可得2分,但總分不超過2分。)